探寻图书馆中的“红色”:翻开回忆录,跟随老照片,重温老党员的“时代印记”
以岁月为笔
以时光为墨
让往事重现
趁着微光翻看老画册
灰白的底色模糊了我的双眼
我仿佛看到了
青岛的灰暗,人民屡遭劫难
她曾是德意志的货运码头
她见证过日本人的肆意掠夺侵占
我们衣不蔽体的人民
生产的棉花
在异国的街头御寒
我们伤口的盐
调味着掠夺者的晚餐
青岛
这座承载民族苦难的近代之城
上演了“扭转乾坤”的历史瞬间
夜过午夜,临时担任图书馆“馆长”的我才统计完最后一本书的书籍编目。
图书馆灯很亮,映照着楼对面的官兵宿舍透亮,怕打扰他们休息,拉掉电闸,只有应急灯闪着微光照亮一排排书架,本不在意的空调声瞬间停了,顿时万籁无声,用“夜深人静”形容再好不过。
桌子上有白天早就挑好比较感兴趣的几本书,索性就趁着这微光随手翻了几下,却因为这随手一翻,让刚刚递交党员转正申请书的我知道,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,在岁月的曲折峥嵘中,一位位共产党员的身影曾如此坚毅而赤诚。
邓恩铭,男,贵州荔波人,水族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,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。
五四运动爆发后,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,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。
1920年11月,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,介绍俄国十月革命,抨击社会现状。1921年春,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。同年7月,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,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。1925年2月8日,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。
1928年12月,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就义。
读到此处,让我想到这样一幅画面:如血残阳下,刑场之上,斜影伫立,他仍然高呼:“打倒帝国主义!”“打倒反动军阀!”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,高唱《国际歌》,那份从容、淡定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
刑场下,军警密布、枪刺林立,或父老乡亲、或平民百姓无不含泪握拳,咬牙切齿,刚刚而立之年的邓恩铭迎着敌人枪口英勇就义。
翻开《峥嵘岁月》一书,尽管书中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见到,但每名普通老党员都是在为党的事业默默奋斗付出着。
在社区平凡工作30年的薛翔,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姜凯,从儿童团开始踏上革命足迹的李桂兰······
曾经,他戎马倥偬,叱咤风云,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,10余枚从未曾蒙尘的荣誉证章,40载金戈铁马挥斥方遒——他就是原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姜凯。
1959年,一部讲述金门炮战“八·二四”海战的著名影片《海鹰》。
在电影中壮烈牺牲的轮机长刘涛现实中的原型其实还活着,他就是在海战中英勇战斗的李茂勤。
她是出身农村的苦孩子,从小下地干活,她加入儿童团、青妇团,直至加入共产党,她是用全部热情轰轰烈烈参与拥军工作的李桂兰。
90岁高龄的她作为岛城唯一的支前模范代表,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。
“穿过硝烟,遇见盛世,祈愿和平”是邓树贞的真实写照。
他是首长专列上的列车长,他做过毛主席的专列列车乘务员,近距离接触领导人是他难忘的人生回忆,他叫胡思文。
他的妻子马爱花也是首长专列上的乘务员。
他的儿媳妇闫广华曾做过邓小平专列的乘务员。
一部回忆录,倾听着老党员的娓娓道来,记录了老党员的光辉岁月,回顾了老党员奋斗的心路历程,不仅为老党员们留下那个时代的印记,也是在警示生活在如今的我们不忘革命前辈,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
合上书,躺在床上,梦乡里,我和他们一样,奔走在时代洪流中抛头颅、洒热血,时时事事不忘初心,坚定信念。
只因他们明白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:共产党员。
作者:武警青岛支队 辛耀国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授权)
总监制:吴相顺
监 制:郑逢民 狄帮聚
主 编:王宜海 杨一鸣
编 辑:孙 斌 孟庆霄
校 对:杨 洋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s67022124